专题最后的伟大征服-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

1986年中国长江漂流始末–纪念首漂长江35周年

冯春

 

谨以本文:

致敬为中国漂流献身的勇士!

致敬推动中国漂流发展的人们!

致敬中国漂流人!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87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河。

长江发源地—姜古迪如冰川

 

1986年6月3日上午10时30分,一架中国空军图—154型专机从成都太平寺军用机场起飞,机上载着由46名人员组成的探险队,飞向那神秘的青藏高原……这是一支由漂流队员、科考人员、公安武警战士、随队记者和后勤人员组成的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简称科漂队),他们要走进唐古拉山的长江源头,然后下水,划着橡皮船,实现全程漂流6387公里的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河的梦想……

这场梦的起因,还得从一个美国人和一个中国人说起,美国人叫肯•沃伦,中国人叫尧茂书。

肯•沃伦(Ken Warren)1927年生于美国,15岁时就开始尝试江河漂流运动,年轻时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经营一家户外运动装备店,后来和太太简•沃伦又经营一家江河漂流公司。

肯•沃伦和夫人在长江上游沱沱河。图片来自网络

 

1976年和1977年,49岁的肯•沃伦和他的队员们在印度恒河的西部支流以及东部支流漂流获得成功。这次海外远征被美国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的美国广播公司(ABC)宣扬为“美国运动员”。

两次印度恒河的探险帮助肯•沃伦在漂流事业上进入全球舞台的中心,并为日后他著名的中国长江漂流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当时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江河,如美洲的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非洲的青色尼罗河、刚果河等,已先后被国外探险家所征服。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国际上的探险家都把目光移向了东方,移向了古老的中国,移向了长江上游,移向了这迄今为止尚未被人类征服过的神秘地带。

 

What ‘s the next?下一个是什么?是肯.沃伦给他的这条漂流艇起的名字,它意味着下一个是未知的,不可预测的。

早在1977年,肯•沃伦率队驾着他取名叫“下次是哪条江”的漂流船,结束印度恒河上游漂流后,在离中国边境170英里的地方休息时,有朋友笑着问他:“你的下一条江是哪里?” 他用手指着远处的喜马拉雅山说:“在东方,在山的那边,伟大的长江没有被征服过!”从那时起,他开始了征服长江的准备。

 

就在肯•沃伦着手准备长江漂流时,遇到了比他小20岁的终身伴侣和事业上的帮手简。后来,简•沃伦在1986年中美联合长江上游探险队中担任陆上支援队长。

 

肯•沃伦曾在1983年组织了一支探险队,准备前往中国漂流长江。当时在中国办理漂流探险的手续相当复杂,肯•沃伦多方联系到一个姓林的美籍华人,此人吹嘘自己神通广大,办理手续小事一桩。肯•沃伦也轻信了此人,并委托其办理相关手续,还将一笔巨款交给他。当全体队员和数吨物资器材抵达香港后,岂料一下飞机竟无人接机,此时肯•沃伦才发现被骗了。为此,他们花费了40万美元带来的整个队伍和9吨漂流物资、装备,只好队伍就地解散,物资和器材寄存在了香港。

 

事后,肯•沃伦夫妇几经周折来到北京,经介绍找到了当时的中国国家体育委员会(简称国家体委)下属专门接待外国人来华探险的中国国际体育服务公司(简称中体服)。

 

由于首漂长江的意义深远,中体服的服务费是80万美元,经协商后,肯•沃伦答应支付此费用,双方约定:肯•沃伦先回美国筹钱,同时训练三名中方队员,组成中美联合长江上游探险队(简称中美队)。

 

后经过多次努力,肯•沃伦的申请终于获得中国有关部门批准,并定于1985年8月来华首漂长江。

 

直到1985年底,肯•沃伦也未能筹够80万美元,他向中体服提出申请降价。当然,这中间还有一个原因,中国人尧茂书已经首漂长江。当肯•沃伦得到此消息后曾写信给赞助商:“如果有一支中国队伍“尝试”漂流长江,那中国体育服务公司对我们的收费将大打折扣……”

 

经过谈判,最终中体服答应肯•沃伦将费用降到30万美元。双方签定合同:中美联合长江上游探险队将于1986年7月初开始,从长江源头姜古迪如冰川到四川宜宾结束,全程预计2个月。长漂结束后,中体服授权肯•沃伦的江河漂流探险公司第一个来中国开展商业漂流。

 

 

图:美方沃伦公司的代表肯·沃伦和中方中国体育服务公司代表刘国昌,在北京签署1986年中美联合长江上游探险协议。

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当时中国还没有开展漂流运动,肯•沃伦提出将中方选派的三名队员,中体服的褚斯鸣、武汉体育学院皮划艇教练徐菊生和四川省登山协会张继跃送至美国接受三个月的漂流训练。

漂流长江被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今日美国》称作“人类对地球的最后一次征服”。

1979年,也有一个中国人有想漂流长江的想法,他就是尧茂书。

1985年7月23日,尧茂书在长江上游通天河玉树直门达水文站留下的最后身影。

 

1950年,尧茂书出生于四川乐山。1966年“文革”开始时,他刚初中毕业,没有再上学,去了一家印刷厂当学徒工,16岁的他用每月18块钱的工资养活自己。由于工作需要,尧茂书学会了摄影技术,省吃俭用买了一部二手海鸥牌相机。

1978年,尧茂书的摄影才华,让他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机会,他被调到乐山的西南交通大学,在电化教研室做专职摄影员,还被中国铁道出版社聘为特约摄影记者。他拍摄的表现九寨沟融冰奇景《解冻》,上过《中国摄影》的封面,还被选上参加国际影展……

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改变尧茂书命运的事情,他在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看到美国《地理》杂志上介绍日本探险家植村直己单人漂流6000公里的南美洲亚马逊河,创造了世界记录。尧茂书给在成都二医院工作的哥哥尧茂江的信中说,他想漂长江……

20世纪70年代漂流运动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专业化,但对相对封闭的中国人来说还是陌生事物。

为了实现漂流长江这个梦想,尧茂书做了多年的准备工作。1984年底他在给西南交大和国家体委的《关于对长江进行漂流探险和拍摄工作的报告》里提出计划,从1985年8月底到10月底对长江进行漂流,同时拍摄一部纪录片,出版一本画册和一本探险文字记录。然而尧茂书在呈送报告时,却听到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美国探险家肯•沃伦要在1985年率领探险队来华漂流长江。

“最后的伟大征服”一定要由中国人完成!

上海潜水装备厂为尧茂书提供最新产品BJ-1保温救生衣;重庆长江橡胶厂为他设计制造了两艘加厚型橡皮艇;峨眉电影制片厂借给他一台16毫米电影摄影机;乐山科技有限公司愿意借给他7000元钱,另外还借给他一套价值万元的玛米亚相机和一架美能达相机。

1985年6月12日,尧茂书在哥哥尧茂江的帮助下,来到长江源头,6月20日,尧茂书划着“龙的传人”号橡皮船从长江源头下水,开始了他震惊世界的漂流长江的壮举。

尧茂书在长江上游沱沱河

 

6月15日和7月23日《四川日报》记者戴善奎报道了尧茂书只身一个人驾驶橡皮船漂流长江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反响。

8月20日,中科院成都地理所副研究员王明业、四川省地理学会副秘书长贺振东、成都地理所硕士研究员郭卫星等三人在渡口市(现攀枝花市)一带考察工作途中初步商议了此事,认为尧茂书的行动具有一定的政治影响,但他独自一人进行这种探险活动力量太单薄,风险太大。

同年9月5日《四川日报》记者戴善奎撰写的纪实报告文学“长歌祭壮士”报道了尧茂书在人迹罕至的长江上游沱沱河、通天河漂流了1200余公里后,7月24日在金沙江通伽峡翻船遇难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尧茂书的行动揭开了长江漂流的第一页,也唤起了当代中国人的探险意识和爱国热情。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漂流长江的热潮,不少有志青年纷纷要求继承尧茂书未竟的事业,完成首漂长江的壮举,于是就有了1986年长江漂流热,从此开创了中国民间探险的先河。

四川省地理学会顺应国内广大青年的这一要求,经过贺振东与四川日报社周末编辑部记者戴善奎联系,决定由四川省地理学会牵头,联合《四川日报》周末编辑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川记者站和《成都晚报》文体部等八家新闻单位共同发起组织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活动。

那是一个崇尚英雄、倡导思想解放的年代,活动得到了社会极大的关注,同时也获得了政府和企业的认可,支持长江漂流探险活动已逐渐演化成为席卷全国的爱国主义运动。

1985年11月14日,以四川省地理学会的名义向四川省政府报告,请求支持。

1986年2月22日,四川省政府主持召开首次筹备会议,成立了长江漂流筹备领导小组。

2月27日,以四川省地理学会的名义在渡口市(现攀枝花市)召开“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学术讨论会”。参会的还有来自四川、天津、北京、重庆、云南和解放军的部分漂流队员,为今后的长江漂流可行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渡口会议代表合影

 

4月初,首批6名漂流队员到成都,被送到成都陆军学校集训。训练结束后,学校军体教官周洪京也申请加入了漂流队。

四川大学学生到成都陆军学校看望集训队员(右一为孔志毅)

 

成都陆军学校集训队员和教官周洪京(中)在二郎山。摄影/杨前明

 

4月中旬,一位风尘仆仆的北方汉子来到成都地理所,申请要求参加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由于全国报名的人太多,筹备组已不再招收队员,便婉言谢绝了来者的申请,他深感失望,悻悻而去。他就是后来洛阳长江漂流队的副队长郎宝洛。在一批年轻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推动和政府及社会力量的支持下,4月21日上午,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指挥部在成都成立。

长漂指挥部成立大会现场

 

5月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漂流队员前往四川康定、新都桥和泸定大渡河进行高原适应训练和漂流技能学习。大渡河水运局的赶漂(木)船工成为了队员的启蒙教练。

漂流队员在大渡河训练。摄影/杨前明

 

6月3日,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简称科漂队)乘机离开成都飞往拉萨,经唐古拉山奔赴长江源,拉开了长江漂流的序幕。

科漂队在机场装运物资装备

 

杨前明(左)和李大放在机场

 

科漂队经过唐古拉山口

 

6月13日,科漂队兵分两路,一路由13名漂流队员、科考人员、公安武警和记者组成的小分队,从青藏公路温泉兵站出发 ,向人迹罕至的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挺进;另一路25名科考漂流队员,于16日从沱沱河大桥下水。

赴长江源小分队历时7天,6月20日抵达长江源头姜古迪如冰川。

长江源小分队营地扎在尕尔曲,远处能看见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雪山

 

长江源小分队途中休息

 

长江源小分队在姜古迪如冰川前竖立“长江之源”纪念碑

 

6月22日下午3时40分,科漂队13名队员分乘“青年号”、“攀钢号”和“前卫号”三艘橡皮船从长江正源沱沱河上游纳钦曲下水,开始了长达5个月,6387公里的长江漂流。

长江源头下水前的准备

 

“攀钢号”橡皮船从长江源头下水

 

7月初,科漂队陆上接应人员先期到达青海省玉树州后,由解晋康、王建军、张国宪、杨前明等人与州政府联系为首漂长江勇士尧茂书立碑。

经过努力,青海省政府同意在玉树建立尧茂书纪念碑。

玉树州政府办公室主任土登为纪念碑书写了碑名。

7月14日下午4时30分,科漂队全体队员在青海省玉树州直门达通天河畔,举行了“首漂长江勇士尧茂书纪念碑”揭碑仪式,仪式庄重简单,大家在草地上采集了各种野花堆放在碑前,一个由队员们亲手扎的花圈摆放在纪念碑旁,碑后刻有全体队员的姓名。

尧茂书纪念碑揭碑仪式现场

 

来自攀技花(原渡口市)的七名队员,左起:兰为可、许瑞祥、何平、杨欣、杨勇、冯春、沈大刚在尧茂书纪念碑前留影

左起:冯春、扬前明、张国宪、何平在尧茂书纪念碑前留影

 

7月19日,科漂队组织10名队员划着“攀钢号”和“前卫号”两艘橡皮船,从玉树直门达通天河大桥下水,开始了长江上游最为危险的金沙江漂流。

在玉树直门达通天河大桥

 

7月20日,科漂队漂过金沙江通伽峡

 

与此同时,肯•沃伦率领的中美联合长江上游探险队从广州入境,他在踏上中国土地时,对记者说:“我带来的器材是全美国最好的,跟我来的人都是最优秀的水上人员。”

最后他说:“好了,剩下的事就是到源头去和长江好好聊一聊,我想,我会和长江谈得来。”

7月21日,中美队从长江源头下水

 

7月27日,科漂队和洛阳队合作,漂至白玉县叶巴滩群时翻船,科漂队孔志毅、洛阳队张军、杨红林3人失踪,其余队员在四川、西藏两地政府和群众多方营救下先后脱险。

成都出发前,孔志毅(左)和《青年世界》杂志社记者万明在机场

 

叶巴翻船失事后,科漂队“前卫号”橡皮船和洛阳队的密封船,由接应队员在离失事地点下游100公里左右的拉哇滩大洄水处找到

 

8月3日,中美队美方摄影师大卫•夏普因高山反应引起肺水肿病逝,他的遗体葬于长江上游通天河畔,时年28岁。

大卫是美国《爱达荷人》报社摄影记者。当他得知美国《国家地理》对这次长江探险很感兴趣,便欣然接受肯•沃伦的邀请。大卫到长江源感冒时,曾被送到格尔木治疗,在没有痊愈的情况下,他再次返回队伍。

在沱沱河沿,大卫又病倒了。一些人劝他不应该再跟队伍下去了,然而他坚持无论如何要跟团队往下漂,能​​​​为《国家地理》效力是大卫的梦想和一次职业机会,他不愿意放弃。

图:通天河—大卫•夏普墓地前,是一把竖立的船桨做的墓碑,上面挂了一面中国国旗,代表他属于中美联合漂流队,还有五面小的美国国旗,代表着他在长江上度过的5个昼夜。

 

美国摄影师大卫的意外死亡,给探险队带来突然打击,队伍内部出现了矛盾。8月16日,在青海玉树州,美方三名桨手和一名医生因故离开漂流队,搭乘汽车经成都返回美国。

8月27日,中美队进入金沙江叶巴滩群,一度将先期下水的中国队之间的距离缩短到400公里。

9月2日,中美队漂流船在白玉县叶巴滩被礁石划破无法前进。

中美队在金沙江卡岗险滩

 

中美队在金沙江四船并连准备冲滩

 

 中美队漂流船在叶巴滩被礁石划破

 

9月9日,中美联合长江上游探险队9名队员,翻山越岭到巴塘县与陆上接应队会合。

中美队在四川巴塘附近受困,肯沃•伦带上很多装备,开始徒步到巴塘求援

 

9月10日,洛阳队雷建生、李勤建乘橡皮密封船冲击虎跳峡上段成功。

左起:洛阳队队长王茂军、李勤建、雷建生

 

9月11日,科漂队队长王岩、李大放乘“中华勇士号”橡皮密封船漂过虎跳峡上段。

科漂队队长王岩(左)、李大放准备漂流虎跳峡上段

 

中华勇士号橡皮密封船漂流上虎跳峡

 

9月12日,洛阳队两名队员冲击虎跳峡中段,橡皮密封船被巨浪击破,孙志岭被打出船仓不幸遇难;另一队员郎宝洛被困虎跳峡右岸悬崖4天后获救。

9月13日下午,肯•沃伦在四川巴塘县宣布:中美联合长江上游探险队结束在长江的漂流。他深情地感叹:“我对长江的了解还不够,还要和她认真的谈一谈。”

同一天,四川《青年世界》杂志社随队记者万明在中虎跳峡采访返回下桥头镇(现虎跳峡镇)发通讯稿途中,不幸被落石击中头部,以身殉职。

万明(前排左一)在金沙江上

 

也是这一天,中国女排在前捷克斯洛伐克举办的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上蝉联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获得“五连冠”的队伍。

9月19日,科漂队王岩、杨欣漂过虎跳峡下段。

9月21日,洛阳队王茂军、李维明漂过虎跳峡下段。

9月24日,科漂队队长王岩、颜柯乘“中华勇士号”橡皮密封船连续成功漂过虎跳峡中段和虎跳峡下段。

王岩成为第一个全程漂完虎跳峡的中国人。

6月30日,科漂队杨斌、吉胡阿沙和宋元清冲击金沙江“滩王”老君滩成功。

左起:宋元清、杨斌、吉胡阿莎(彝族)

 

科漂队密封船冲过老君滩

 

10月12日,洛阳队雷建生、袁世俊乘橡皮密封船成功漂过老君滩。

10月14日,洛阳队漂流到金沙江白鹤滩时翻船,队员雷志不幸被卷入江中漩涡遇难。

10月14日,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漂抵金沙江终点宜宾,从此长江无险可探。

科漂队抵达宜宾

 

科漂队在宜宾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

 

11月4日,科漂队到达武汉市,慰问了失踪队员孔志毅的亲属。

11月7日—14日,科漂队派出一支补漂队,完成“7.27”叶巴滩失事未漂的叶巴至巴塘江段的补漂。

11月10日—14日,科漂队派出另一支补漂队完成未漂的大具至金安桥、鲁家村至黄草坪两处江段。

11月12日,洛阳队到达上海。

11月18日,科漂队漂抵南京市,中国女排前队长孙晋芳随同江苏省和南京市相关领导来看望队员,科漂队队长王岩对已担任江苏省体委副主任的孙晋芳说:“在长江漂流中,中国女排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始终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感谢你们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孙晋芳回答:“从报纸、电视上看到你们的英勇事迹,我们很受鼓舞。你们不仅是不怕苦,不怕累,还要加一个不怕死,你们中间还有队员牺牲,我们非常感动,要向你们学习。”

中国女排前队长孙晋芳与漂流队员冯春在南京金陵饭店合影

 

11月19日,科漂队补漂队员杨前明、王建军、王振漂完莫丁险滩。至此,科漂队一寸不落地完成金沙江补漂,为实现漂流长江全程做出重大贡献。但橡皮密封船漂过莫丁险滩后,因水流湍急,无法靠岸,在继续下漂时,三勇士在扎木滩落水,不幸遇难。

杨前明(左)、王建军(中)、王振最后的影像

 

11月25日下午2时30分,中国漂流勇士历时176天、经过6387公里的无动力漂流后,漂抵横沙岛东端的长江与东海汇合处,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全程漂流长江的壮举。

科漂队到达长江与东海汇合处

 

 

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在长江入海口,举行了悲壮的江海祭拜仪式,鸣枪10响,并投下漂流瓶,瓶中装有写在队旗上的留言:

“同志、朋友,今天是公元一千九百八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历时一百七十六天后,我们终于完成了由中华儿女首漂长江的壮举。值此之际,我们此漂流瓶,让它在大海中永远陪伴在漂流长江中牺牲的我们的队友——孔志毅、王建军、王振、杨前明、万明,如果有一天您有幸把它打捞起来,请您尊重我们全体队员的心愿,仍把它放入大海。”

“长江漂流谢幕了,不谢幕的是长江漂流精神。”

1986年长江漂流不仅成为每一位亲历者的一段传奇经历而永世难忘,也成为中国上世纪80年代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后记:

1986年肯•沃伦的队伍在中国长江遭遇挫折离开中国后,美国国内出现了两条相互对立的新闻,1987年的美国专业杂志《桨手》(Paddler)把肯•沃伦带领的长江漂流队被评为史上全球十次最伟大的漂流之第二位(次于青尼罗河漂流);同年5月的美国《户外》(Outside)杂志上,迈克•麦克瑞撰写的《扬子江上的哗变》阐述了肯•沃伦队伍在长江上何等糟糕。

肯•沃伦返回美国后,陷入舆论的误解,他和电影摄影师约翰•维尔科克斯被指控和大卫•夏普的死亡有关系。虽然最终法院判肯•沃伦无罪,

但是在连续几场官司宣告结束后,他也面临公司和个人破产,多项赞助合同未能履约产生的赔偿,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画册合同取消,最后连家中的电费都交不起,电力公司断了电,冬天靠自己砍柴来取暖,最后连房子都将卖掉抵债。

精神和物质的双重窘迫使肯•沃伦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1991年2月23日的下午,正在美国俄勒冈州家中修剪草坪的肯•沃伦先生死于突发心脏病,享年63岁。

他的妻子简•沃伦曾多次计划重返长江,但都未能成行。简•沃伦的最大心愿是重返中国,亲手把肯•沃伦骨灰的一部分撒在长江上。

1999年美国《国家地理冒险杂志》评选出全球25项最惊险而精彩的冒险活动,长江漂流排列其中。

2007年,第二届中国户外年度金犀牛奖。开启中国漂流运动之门的美国探险家肯·沃伦获得“户外荣誉”奖。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没有尧茂书就没有1986年的中国长江漂流探险热;同时,也正是肯.沃伦先生将漂流这项惊险刺激、快乐的运动带进中国,开启了中国漂流运动之门。虽然他们都已离开了人世,但是,他们为中国漂流做出的伟大贡献,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长江漂流遇难者

一、尧茂书

尧茂书,四川乐山人。西南交通大学电化教研室摄影员。

1985年7月24日,他只身一人在漂流长江上游金沙江通伽峡时,不幸翻船遇难,时年35岁。

 

二、孔志毅

孔志毅,湖北武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青藏兵站5903部队营职干部,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队员。

1986年7月27日,在漂流长江上游金沙江叶巴滩时,不幸翻船遇难,时年33岁。

 

三、杨红林

杨红林,河南洛阳人。洛阳市公交公司职工,中国洛阳长江漂流队队员。

1986年7月27日,在漂流长江上游金沙江叶巴滩时,不幸翻船遇难,时年32岁。

 

四、张 军

张军,河南洛阳人。洛阳五三七厂职工,中国洛阳长江漂流队队员。

1986年7月27日,在漂流长江上游金沙江叶巴滩时,不幸翻船遇难,时年35岁。

 

五、大卫•夏普(Dave Shippee)

大卫•夏普,美国人。美国《爱达荷人》报社摄影记者,中美联合长江上游探险队摄影师。

1986年8月3日,在漂流长江上游通天河时,因高山反应引发肺水肿,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时年28岁。

 

六、孙志岭

孙志岭,河南洛阳人。洛阳机务段职工,中国洛阳长江漂流队队员。

1986年9月12日,在漂流长江上游金沙江虎跳峡中段时,不幸被巨浪击破橡皮密封船后遇难,时年35岁。

 

七、万明

万明,四川丹棱人。四川《青年世界》杂志社记者,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随队记者。

1986年9月13日,在长江上游金沙江中虎跳峡采访返回发稿途中,不幸被飞石击中头部,经抢救无效,以身殉职,时年23岁。

 

八、雷 志

雷志,云南丽江人。金沙江水运局工人,中国洛阳长江漂流队队员。

1986年10月14日,在漂流长江上游金沙江白鹤滩时,翻船落水被漩涡卷入江底,不幸遇难,时年24岁。

 

九、杨前明

杨前明,四川成都人。成都色织染整厂设计师,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队员。

1986年11月19日,在漂流长江上游金沙江扎木滩时,不幸翻船遇难,时年32岁。

 

十、王建军

王建军,湖北黄陂人。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所人事处干部,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队员。

1986年11月19日,在漂流长江上游金沙江扎木滩时,不幸翻船遇难,时年33岁。

 

十一、王 振

王振,河南洛阳人。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所行政办公室干部,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队员。

1986年11月19日,在漂流长江上游金沙江扎木滩时,不幸翻船遇难,时年29岁。

 

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1986年12月22日以[86]民优函第312号文,批准在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中牺牲的尧茂书、王建军、王振、杨前明、万明为革命烈士;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批准孔志毅为革命烈士。

根据尧茂书、王振和万明生前的申请和志愿,经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批准,追认尧茂书、王振、万明为中共正式党员。

 

部分文摘:《档案—长江漂流全记录》、2006年第12期《户外探险》马德明撰文

图片:四川建川博物馆《长江漂流纪念馆》

技术支持:国静

校对:刘玉珍、王黎、李俐